

新闻中心
NEWS CENTER

29
2025
-
09
“一线工作法”大家“做”|③一线采编——潘亚周:零下18℃的坚守与100℃的热情
中秋国庆双节快到了,黄淮市场里头那叫一个热闹!拉货的车排着队进出,商户们忙着备货、盘库存,空气里都是节前的紧张劲儿。
恰逢连日降雨,给市场运营带来了额外考验。来到冷链物流部时,看到的是早已做好万全准备的场景:几个穿着雨衣的冷链兄弟正在地库口那儿忙活,查挡板的查挡板,看排水口的看排水口,一个个手脚麻利得很,一看就是老手。雨水顺着他们雨衣往下淌,可没人顾得上擦一把。
“越是这种时候,人越得钉在现场,一线工作法只有在一线才能看到最大的效果”冷链物流部经理潘亚周一边用手抹去脸上的雨水,一边检查着排水口的流速,他直起来身对我说:“库区就是我们的战场,“十个一”是我们的总指导,雨情就是我们的冲锋号!”这句话让我瞬间理解了,为什么在节前旺季遇上连续降雨的情况下,这里依然能够保持如此井然有序的工作状态。
在零下18度的冷库环境里工作,对任何人都是严峻考验。但潘亚周和他带领的团队,却把“一线工作法”真正落到了实地,带出了热火朝天的工作热情!
一、领导在一线指挥、作风在一线锤炼:
带着干,从“专人专职”到“一专多能”
中秋国庆旺季将至,黄淮冷库的“战争”早已由潘亚周指挥打响,双节期间的高频使用场景,让冷库库房和业务量与日俱增,压力也随着而来。怎么办?答案还是在一线:一专多能,协同作战。
“在我们这,没有‘这不是我的活’这一说。机房的人忙完了,能来帮忙盘点;库管员必须是合格的叉车手;业务旺季,从主管到经理,全员都是搬运工、叉车司机、巡检员。”潘亚周说,“团队协作,不要单打独斗。我们带头干,不是能干多少,而是让兄弟们感觉,领导和他们在一块扛,一块干,一起解决问题,心气就顺了,干劲就足了!”
备足货源,主动招商,走出去请进来
“我们提前一个多月就开始动了。”潘亚周介绍道,“不是坐在办公室里等客户,而是我亲自带着队伍,主动走访大客户。”他们根据过往三年的入库数据,筛选出重点客户,上门沟通。“见面聊,才能知道客户今年准备囤多少土豆、山药、苹果这些节令商品,对行情有什么预判。”
对于意向客户,潘亚周直接邀请到冷库现场实地考察。“带他们看库容,看环境,耳听为虚眼见为实,只有见到“金刚钻”,客户才放心交给你“瓷器活”。”这种“现场看、现场定”的定制化服务,不仅抓住了客户的心,更让他们提前掌握了货量,为科学调度库容赢得了宝贵时间。
精准预测,聚焦节令商品
针对双节市场需求,他们重点对土豆、山药、苹果、哈密瓜、冻品等节令商品进行了精准预测和库容预留。“每个品类都有不同的温控要求,我们必须提前规划好库位,既保证容量,又确保温度达标。”
二、情况在一线掌握、经验在一线总结:
脚踏实地感知,制定每日“三必巡”
在冷链物流部,“办公室里的报表和监控屏幕无法替代现场的感知”这一理念深入人心。长期的一线巡查,他们也总结出了巡查的最佳模式,就是每日“三必巡”,而今,这个方法已成为冷链物流部雷打不动的工作纪律。
上班前必巡:每天8点上班,而冷库团队总是7点40左右就已经到达库区。制冷班组掌握制冷系统夜间运行情况,叉车班组查看叉车、穿梭车状态并预热,仓管班组检查库房情况并提前准备出入库台账等等,确保一天作业的正常。
作业中必巡:在每天的出入库作业高峰期,冷库月台、库内到处充满他们的身影。没有人背手指挥,而是随时观察装卸人员的操作规范、垛码的稳定性以及制冷设备的运行状态。十多年的运行经验,让他们能从风机微小的声音变化中听出异常,能从地面的一小片水渍发现保温层的潜在隐患。
下班后必巡:每天6点下班,十年如一日,他们都是延迟到7点才下班,对库区进行最后一次巡查,确认所有货物全部入库、库门紧闭、人员清场、设备断电,才会离开。
三、工作在一线推动:
“安家”一线,“安”的是“大”家
“咱这的防汛,和别处的还真有些不同。”冷链物流部副经理王华北对我说,“潘经理要求,预报有雨,管理人员至少得有一到两人子在这里守着。要是连阴雨,弟兄们就得轮流在这‘安家’。”
潘亚周率先垂范,立下了管理人员带头值守的规矩。在经营旺季,他们既要保障节令商品的顺利入库,又要确保防汛安全万无一失。
“经营与安全从来不是选择题,”潘亚周表示,“我们通过提前规划、科学调度,既要让商户的货物应入尽入,又要确保库区绝对安全。”
四、问题在一线解决、办法在一线产生:
采访中,一个细节让我印象深刻。潘亚周说:“平时啊大家最怕的不是冷,是反复穿脱棉衣。库里零下18度,外边三十多度,进出一趟,里外衣服都得汗透。最磨人的是,刚脱了衣服想歇会儿,又来一个客户要提货,你得再穿上一身冰凉的棉衣进去……以前一天要反复穿脱七八次,那种滋味真不好受。”
这个一线员工“最大的抱怨”,成了管理者潘亚周“最急迫的课题”。于是,办法再次从一线诞生:推行“预约式集中出库”。
潘亚周安排为每个核心客户建了微信群,提前一天预报次日提货需求。“我们把单子一整合,集中一个时间段,进去一次就把几家客户的货全拣出来。这样,兄弟们每天只需要集中进出两三次,大大减少了折腾。”“问题在一线解决,创新在一线探索”,此举一出,效率倍增,商户等待时间锐减,员工的疲劳感也少了。
“当然,冷库也因此减少了开关门的次数,一定程度上做到了节能降耗。”王华北和我说。
五、成效在一线体现:
低温库除霜一直是冷库的持续优化工作。人员方面面临着低温环境、高强度作业、单库除霜时间较长的问题,设备方面能耗大幅增加的痛点。
潘亚周带领团队打破传统“专人负责”模式,推行全员参与、全过程管理的新模式:一是动态调整除霜周期,从固定周期变为按需除霜;二是树立除霜工作人人有责的观念,冷库全体员工集中作业全部参与;三是提前制定并执行腾库移货计划,减少除霜期间工作量。
截止目前,通过全员努力,单库除霜时间从9天降至5天,低温库能耗下降10%左右,冷库制冷系统运营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。
书写
离开冷库时,雨还在下。回望那片忙碌的库区,经理潘亚周和他的团队成员们的身影依旧在穿梭忙碌。我深刻体会到,“一线工作法”在这里,不是墙上的标语,而是潘亚周防汛时带头坚守的身影;是他每日坚持“三必巡”的脚步;是他主动走访客户招商的执着;是他优化流程减少员工换衣次数的贴心;是他带领全员参与除霜的担当。
他们守护的,是零下18度的物理低温,更是食品安全的生命线和员工心中的热度。他们用“脚下有泥、心中有数”的实践,完美诠释了何为“责任”与“担当”,让冰冷的库房,成为了为企业发展贡献炽热能量的“热土”。
实时新闻
相关下载
电话:0394-8381372 0394-8383142
版权所有 © 河南亿星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豫ICP备13018610号 营业执照 网站建设:中企动力郑州 SEO
电话:0394-8381372 0394-8383142
版权所有 © 河南亿星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